《第1問》
Q:老師,請問占星和馬雅曆之間的異同是什麼嗎?我在占星與馬雅曆法之中搖擺,不知道如何選擇?不知道當初你選擇馬雅曆法時,有沒有過猶豫時刻?
A:我沒有想過猶豫是因為兩者皆有涉略,紫微斗數跟人類圖也稍稍涉略一點點。
所有工具是相輔相乘的;唯一不同是星盤與斗數容易落入特定角色與宿命論(沒有不好唷,只是我現階段想創造自己的無限可能)。
13月亮曆法以及古馬雅曆法都沒有局限性的,主要是走到與自己合一、與萬事萬物合一,與宇宙合一,而能讓自己與萬事萬物合一的是自身的謙卑與慈悲。
身心靈工具是帶領我們到合一狀態與無限可能的船,剛開始認識這艘船的特性功能、學習駕駛船,可是到了彼岸時,你不會再把船背在身上,因此不需執著工具在知識性上了解多少,更著重在生命體悟有多深。
身心靈工具一開始傳遞的初衷核心不同,自然開去完全不同的地方。
你問我怎麼選擇?我沒有選擇。
年少時研究斗數與八字(當時是班上最年輕的學生),斗數跟星盤是很準的,當我覺得準的時候,可以掌控人生的感覺讓我感到安心。
隨著相信能量與直覺這幾年,慢慢的我想當生命的主人,當我有能力隨時調整意識,帶著覺知與敞開心生活,頻率改變外在世界立刻改變的時候,我不再需要依賴命盤。
教我襌卡的老師說過:「當抽牌結果完全不準時,你具備立刻改變外在實相的力量。所以,要朝著算不準前進!」
我也會聽唐綺陽的星座運勢的直播啊,看人類圖播報,了解外在條件之後,以曆法能量來穩定自己,面對生活中到大小事,透過曆法可以調整頻率能量,可是星盤斗數不行。
《第2問》
Q2:我對馬雅曆真的不太了解,我怕我學不好?
這點我說過很多次,學習曆法不是頭腦的「懂」,是靈魂帶領你「體驗」,有時候看太多資訊,反而讓知識成為學習曆法最大的障礙,俗稱知識)。
想像一個小孩在玩新玩具,他會透過摸索發現不同按鍵會發出不同聲音,根本是不需要教啊.....只需要啟蒙與陪伴。
曆法是體驗與感受式學習,打開五感、沒有既定詮釋的框架,常常會有無法言語的感覺,此時給自己一點時間整合,沒有完成旅程前不會看到全貌。
學生說:好抽象唷....
以電影《奇異博士》為例。
當你在看奇異博士,如果沒有時間逆轉或是空間轉換概念,你會看不懂為什麼古一教奇異博士可以透過意念畫出一個圓圈就可以任意來去,對吧?
你看的「懂」是因為腦海對這個概念(時間逆轉或空間轉換)有認知,所以你能明白(想像)。
對於一個80多歲老奶奶一定是看不懂的,在看完電影會說有一個人穿著斗篷打來打去的,然後他很錯亂為什麼這個人可以飛來飛去?
曆法在做的核心跟最高旨意從來都不在印記,是每個人的頻率與能量提升、打開意識。
學生:喔喔喔...所以老師的意思是,我對曆法還在模糊的階段,是因為我對曆法的認知還沒有辦法整合起來的意思嗎?
學生:是的唷,妳對曆法的認知與體會還不夠深,你才剛上路,自然覺得模糊啊..... 但是當你的靈魂「懂了」自然就會整合內化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
《第3問》
Q:曆法是如何打開意識的呢?是因為每天的波浮不同嗎?所以每天的目標和意識狀態都不一樣?
學生:曆法是如何打開意識的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也不知道怎麼打開的,唯一我知道的就是傻傻的做,雖然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也是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打開意識的。
我剛開始學習曆法時,根本不知道這套工具是可以打開意識的,只是覺得「啊!好有趣,可以認識自己」,想了解自己更多深入學習的。
長達半年,幾乎每天畫hunab ku,當時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同感覺,只是覺得畫hunab ku很平靜,大家都說可以透過畫來調頻,那我一直重覆做,應該就可以像我的啟蒙老師那樣厲害吧!當時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在堅持的,畫著畫著,突然有一天心輪打開了、五感打開了、天線打開了。
同時我很認真的每天寫馬雅日記,記錄我生活中發生的共時性或心情,某一天回頭看時,透過共時性替換,原來我的生命與馬雅的連結如此之深。
所以擔心曆法很難?
如同奇異博士,他透過不斷練習才會畫出能跨時空的光圈;本來奇異博士認為因為他的手受傷才畫不出來光圈;後來古一請另一位手斷掉的大師示範,奇異博士才知道與手是否斷掉或受傷無關,與是否相信自己及練習程度有關....
《第4問》
Q:那老師覺得馬雅曆法給妳最大的支持和收穫是什麼呢?
A:
(1)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從未覺察思考過的潛在天賦才華。
(2)關係和諧:明白與身邊人關係能量,因愛對方與理解有更多包容與臣服。
(3)敞開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與原生家庭母親的關係變好了,母親改變很多願意學著傾聽,當我願意接納母親曾經的模樣,接納了母親的愛,我覺得我更自然流動我的愛跟身邊人,變得很幸福,看什麼都是愛。
(4)打開意識頻率:心一點一滴敞開後,心想事成能力變的更好,顯化都超快速的,好的壞的都飛速展現。